最美好的青春在信保
發布時間:2021年10月15日 15:36
黑龍江分公司 張秦
加入信保是2004年4月,那年我35歲,勉強還能算是個“小伙子”。如今我已經52歲,是個實足的“老幫菜”了。17年最美好的時光,有幸與信保一起走過。往事難忘,一幕幕恍然如昨。
一、結緣
2002年8月的某個上午,時任江蘇常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外貿處處長的我,在瀏覽外貿相關網頁時,一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南京營業管理部掛牌成立的消息,引起了我的興趣。什么是出口信用保險?一番查詢后,我發現這個業務太重要。中國剛剛加入WTO,全市一年出口不到30億美元,外貿企業普遍缺乏國際經驗,促進出口的政策措施亟待與國際慣例接軌。于是我馬上按網頁顯示的聯系電話打過去,接電話的是一位姓陳的女同志(后來才知道是陳宏),讓我與負責常州展業的潘水根處長具體對接。什么是展業?沒想到,此后我就與這兩個字相愛殺到今天。
與潘水根同志接上頭后,我就經常邀請他來常州為企業做業務宣講。當時滬寧高速公路正在改擴建,潘水根同志開著他的兩廂菲亞特從南京來常州,行程時長很不確定。有時會議開始了他卻未到,于是我就憑自己對信保業務的了解,替他先講起來,而他就悄悄坐在后排聽我講。幾次下來,潘水根同志就開玩笑說,我講的比他還要好,以后他就不來了。到2003年7月的一天,潘水根同志打電話給我,說下一步要成立中國信保常州辦事處,問我愿不愿意來。我有些心動,就向局黨委汪書記匯報了這一情況。汪書記當時很不解地說,我是局里最年輕的科級干部,表現優異,已列入提拔考察對象,前途光明,為什么要去一家保險公司?之后思考再三,對創一番事業的向往和對信保光明前景的信心,讓我下定了決心。2004年4月,經過組織考察程序,我正式調入中國信保,負責籌建常州辦事處。從此開始了17年的信保生涯。
二、創業
創業是艱難的。戲曲《沙家濱》里有段唱詞:“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倍敃r我比戲中的胡傳魁要“慘”得多。房無一間、車無一輛、兵只有半個(還在實習的大學生),七八個保戶一年300多萬保額,自己對金融還是外行。幾乎是白手起家,租房子、裝設備、招員工、背條款、處理限額申報……最難的是展業。當外貿處長時企業都是笑臉相迎,到了信保卻約見個面都很難。這么好一個政策,送上門了為什么企業還不愿意用?!我暗下決心,總有一天要讓外貿企業搶著投保。
創業是寂寞的。那時了解信保的人極少,感覺進了公司就像是從地球來到了“外星”,和周圍的人們找不到共同語言。于是不管朋友或客戶,見人就講信保是什么,一天能講十幾遍,家里人說我那時和《祝?!防锆偭说南榱稚]有差別。更焦慮的是,講到口干舌燥,看到的還是茫然的目光和排斥的態度。每天身心俱疲回到家里,半個字也不想再多說。工作上千頭萬緒,滿腦子都是要解決問題,卻無人訴說、無人相助。面對員工和客戶時,卻要表現得精神抖擻、信心滿滿。每月到南京開會見到同事們吐吐槽,才算是回到“母星”。就這樣在折騰、煎熬中一點點前行。
創業也是喜悅的。簽的第一張保單是常州亞美科,第一次保單融資在中信銀行,第一個申報上億的客戶是新華昌,新科集團“擔保+短險統?!?006年1月14日落地,2007年內貿險開張,2008年首次承保特險……當付出的心血終于獲得回報時,那一刻的歡欣如此難忘。還記得2008年某一天晚上,我和朋友在一家茶館喝茶,突然聽到旁邊一桌陌生人聊天時提到“信?!眱蓚€字,連忙豎直了耳朵。當聽到他們說起有個政策性保險叫信保、投保了就可以安心放賬,那是我此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三、責任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那天下午,常州辦事處遷入新址。那天,走入掛著國徽黨旗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大樓,面對嶄新的辦公環境和員工張張笑臉,聽到奧運電視轉播中奏響的國歌,我頓時渾身發抖,眼淚不知覺流下來。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使命。
2009年12月18日司慶日下午,辦事處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會議“常州國際貿易風險高峰論壇”開幕。帶著終于完成840專項任務的釋懷,帶著胰腺癌晚期父親病房消毒水的味道,我走上高光的講臺開始主持會議。面對臺下滿滿的市長、局長、行長、董事長、總經理們,聽到發言嘉賓眾口一辭對信保的贊許和期待,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職責。
2012年3月8日,公司在杭州召開“擴大小微企業覆蓋面現場交流會”??偛亢头种У摹按罄小眰儩鷿惶茫飨_上卻沒有領導,而是放著幾張沙發,坐了我和浙江金華辦事處主任金暉等幾個同志。當時,中央提出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的召開。信保這么“高大上”,要不要搞小微?如何搞小微?公司上下認識并不統一。而我們常州辦事處在2010年就率先開始批量承保小微企業,因此公司領導點名讓我坐在主席臺上談想法和做法。第一次在這么多高層領導面前露面,而且以這么一種奇怪的姿勢發言,我真是舉足無措。放平心境后我做了發言,非??隙ǖ卣f:“從我們的實踐看,小微業務信保應有所為、大有可為、必有所為?!边@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承諾。
2013年某一天,總公司理賠追償部周蓓同志來辦事處,涉及一起案件的追償。兩年前,常州某企業向意大利買家出口光伏電池因拖欠383萬美元提出索賠。買賣雙方各執一辭且言之鑿鑿,事實真相撲朔迷離,企業面臨資金困難不斷催促賠付。我和客戶經理張偉同志連續加班,從幾百頁案件材料中慢慢梳理還原出案情,并推動案件順利得到賠付。轉交周蓓同志追償后的兩年間,我們不時交流追償進展。面對案情復雜、買方反訴、申請破產等等困難,我已對追償已不報任何希望。沒有想到,周蓓同志經歷艱辛終于追回了35萬美元。我連聲驚嘆,而周蓓同志卻非常平靜地說這沒什么,追償的同事們都是這么做的,公司和國家的利益不能放棄一分。這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執著。
四、自信
2015年的一天,常州辦事處迎來了10多個孟加拉客人,他們來談6個出口買貸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后,總公司做出了搶抓項目險“黃金期”的決策。這讓我看到了通過項目險讓辦事處業務突破發展瓶頸的希望,同時我也為項目險市場資源匱乏、專業技能不足而犯愁。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對中長期業務一番學習后,我認為買貸業務真正的客戶是海外業主,沒有現成的出口企業提供現成的項目,但可以營銷海外業主主動“創造”項目。于是,我和同事們制作了針對海外業主的買貸業務推薦函,說動幾家貿易險保戶的業務員向客戶群發郵件。這批孟加拉客人就是收到推薦函郵件而來,他們覺得太需要信保的買貸業務了。雖然6個項目談了兩年多卻沒一個談成,但卻讓我樹立了做項目險的信心。我相信,“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中國資本輸出。
2017年我走上了江蘇分公司領導崗位,分管項目險業務。新官上任,就想馬上做成幾個項目體現自己的能力和成績。但時任分公司總經理汪滌凡同志卻潑了我一盆冷水:作為分公司的條線分管領導,必須轉換角色和方法,重在謀劃與統籌,而不是具體事務。我放下了浮躁心態,開始潛心尋找項目險的業務規律,認真研究從市場引導、客戶培育、項目管理、考核激勵到隊伍建設一整套的體制、機制。到2018年底,江蘇分公司全年承保各類項目達到233個,項目類業務總保額達到60.9億美元,連續4年實現了穩定增長。這讓我更加增強了做大做強項目險的信心。我相信,有這么多優秀的同事齊心協力,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如今我到了黑龍江分公司工作。雖然這里底子薄、基礎弱,但我仍然很有信心。脫貧攻堅這么困難的事,不也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頭腦武裝,有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有336戰略的科學指引,我相信通過分公司同事們的艱苦奮斗,一定能實現脫困振興。
美好的青春能陪伴信保一起成長,人生有幸;點滴的奮斗能見證國家走向強盛,此生無悔。再過20年,我們再相會,那時的中國,那時信保,將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