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迷蹤 千里追查
[背景] 在紛繁復雜的國際貿易關系中,海外買方委托代理人進行采購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交易方式。對買方來說,這種模式能節(jié)省時間和人力成本;對代理人來說,掌握了資源并賺取傭金;對小企業(yè)來說,既可以大幅提高交易量,也節(jié)省了談判成本。在友好而真實的合作關系下,此類貿易可以實現(xiàn)三贏,但在代理人或買方出現(xiàn)道德風險的合作關系下,此類貿易就演化成極為復雜的關系,欠款追討難度升高,而最大的風險是出口企業(yè)無法對買方確立真實、合法、有效的債權。中國信保就遇到不少因缺失代理授權協(xié)議而難以核實貿易關系的案件。本文就借助一宗疑難案件的曲折經歷,與大家探討如何防范代理人參與交易的貿易風險。
一、來自代理人的訂單
(一)久違的證據(jù)
努力了將近一年,兩套關鍵性文件終于在2017年3月發(fā)送至中國信保理賠追償部門的郵箱,這是一個老案子最重要的突破口,是可以對限額買方確立有效債權的定案證據(jù)。在經歷了無數(shù)個煎熬的日子,中國信保和出口商經過中國-美國-香港千里追尋才將其找到。而這一切的開端,都要從2013年說起。
(二)隱身的買方
出口商自認識代理人A以后,就開始承接一個美國紐約買方B的貼牌服裝加工訂單,出口商并不認識這個美國買方,也未意識到需要去接觸這個買方。訂單都是從代理人A的郵箱直接發(fā)出,既不抄送B,也沒有B簽章的任何文件。訂單的抬頭只用小于正文一號的字體寫著“Agent of B”。2013年10月,第一單生意做成,出口商入賬40萬美金,銀行收匯水單顯示付款人是買方B。作為一個小微企業(yè),出口商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合作機會,所以當代理人提出要做全賒銷的時候,出口商毫不猶豫找到了中國信保,中國信保根據(jù)出口商申請在美國買方B項下批復限額。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出口商按代理人發(fā)來的訂單要求完成了近90萬美金的貨物,并按代理人的指示將貨物發(fā)往限額買方之外的第三方倉庫。然而,第一票貨款應付款日過去了三個月,買方依舊沒有還款動靜,代理人也只是推脫說快要付款了,出口商再也按捺不住,向中國信保通報風險。
二、撲朔迷離的代理關系
(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代理關系證明文件缺失
中國信保承保的是被保險人與限額買方的銷售合同關系,因此出口企業(yè)與限額買方之間是否存在真實、合法、有效的銷售合同關系,是本案獲賠的關鍵。經核查本案貿易單證,涉案所有訂單直接來自代理人郵箱,完全獨立于限額買方B。代理人A從未向出口商出具過來自買方B的委托代理協(xié)議,而僅僅是在見面的時候提供過幾張名片,上面用英文載明其為買方B的采購代理。本案代理關系證明文件缺失。
(二)代理人獲取出口商信任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在沒有任何載體證明代理人身份的情況下,出口企業(yè)不會輕易憑借代理人單方出具的訂單就送出90萬美金貨物的,更不可能以全賒銷的付款方式放賬。而這個案件的發(fā)生,正是因為雙方在歷史中有過愉快的合作,使得出口商對代理人A的身份深信不疑,從未要求對方提供過任何來自買方的書面文件。
(三)代理人神秘失蹤
可是,在訂單僅由代理人發(fā)出、貨物按代理人指示出運第三方的情況下,僅僅憑借幾單成功的歷史交易,不足以證明本案90萬美金全賒銷的真實買方就是B。于是,中國信保積極協(xié)助客戶委托海外渠道向代理人了解情況、希望獲取有利證據(jù)。然而,首次出師未捷,代理人已經停止營業(yè),原工作人員和負責人都拒絕配合第三方調查。在沒有委托代理文件或其他買方授權文件的情況下,代理人身份真假難辨。
三、令人意外的買方
對買方B的調查是中國信保海外勘察工作的核心內容。買方有無對代理人A授權,買方有無收貨,買方是否承認債務,都需要通過海外調查獲得答案。然而,中國信保的海外追償渠道告知,買方B的前首席財務官表示其公司早已于2015年12月30日停止營業(yè),其并提供了一份企業(yè)價值評估報告。該企業(yè)價值評估報告完成于2016年4月,是用于評估買方B是應當申請破產還是直接關門停業(yè)。前首席財務官表示,后由于資產不足,買方B未進入正式破產程序。對此,中國信保海外渠道解釋稱,許多財務嚴重困難的美國公司因為無法支付申請破產的高昂費用,會直接關門停業(yè)而不是進入破產程序,而基于有限公司的便利性,公司所有者無需承擔公司債務。正由于買方B沒有進入正式的破產程序,因此中國信保海外渠道無法獲知買方 B的真實停業(yè)時間。而因為公司已經停止營業(yè),前首席財務官拒絕配合其他調查工作。
面對不完整的證據(jù)鏈、沉默的代理人、消失的買方,涉案貿易債權證明難度大、中國信保的核賠工作舉步維艱。
四、一波三折的貨物追蹤
(一)美國PIERS海關信息顯示限額買方未直接從本案出口商進口貨物
直接找買方、找代理補足證據(jù)的勘察難度大,中國信保開始對貨物流啟動掃雷式調查。從美國PIERS海關進出口數(shù)據(jù)網(wǎng)站查詢后得知,買方B在過去一年中一共收到283筆貨物,但沒有一筆是來自于本案出口商,283筆出運的集裝箱號與涉案貨物毫無關聯(lián)。涉案6票貨物全部通過海運出貨,提單顯示的收貨人都是同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不是買方B,而是一家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Q公司。買方指定貨發(fā)第三方是國際貿易中常見的情況,那么本案提單的收貨人是不是也是買方指定呢?
(二)本案實際貿易模式決定了貨物的進口方不是限額買方
經查明,本案貿易術語實際是DDP(完稅后交貨Delivered Duty Paid),出口商有義務在美國目的港完成清關后,再將貨物交付給買方。Q公司是出口商的美國代理清關公司,負責所有進口清關事務,清關后會安排將貨物送到訂單指定的地點。因此,提單收貨人不是買方是合理的,這也解釋了為何PIERS系統(tǒng)查不到限額買方B與出口商有物流往來。
(三)實際收貨人是誰
那90萬美金的貨物最終去了哪里?中國信保抓住Q公司這條線索,快馬加鞭地繼續(xù)深入調查。海外渠道協(xié)同努力數(shù)日后,反饋回來的消息卻是:Q公司的電話和地址都已無效,官方公開渠道也顯示企業(yè)信息失效,可能因為沒有續(xù)費而未更新有效的經營信息,也可能已經停止營業(yè)。
清關公司也無法聯(lián)系上,如何追蹤這批貨物。中國信保不輕言放棄,繼續(xù)請海外渠道聯(lián)系提單上載明的貨代O公司,希望通過O公司挖開缺口,查實貨物最終的流向。所幸,O公司積極配合了海外渠道的問詢,并提供了6份運輸文件,顯示其委托陸運公司G將貨物送達訂單約定的收貨人P D CTR.,運輸單上留下了貨物簽收的手簽筆跡。
P D CTR.曾出現(xiàn)在代理人發(fā)出的訂單中,它是訂單指定的收貨人。那么P D CTR.和買方B是什么關系?簽收人是不是限額買方B的員工?也許,P D CTR.可以告訴我們真相。然而,當中國信保海外渠道滿懷希望地撥通P D CTR電話,對方表示該公司已不復存在,運輸單顯示的收貨地址也已沒有任何P D CTR.的蹤影,線索再次中斷……
五、無能為力的中局
根據(jù)出口商與中國信保簽署的保險合同約定,中國信保承擔保險責任的前提是被保險人可以通過銷售合同對限額買方確立無爭議之貿易合同關系。本案項下,雖出口商和中國信保幾經努力,出口商與買方的銷售合同關系難以確立(無法證明代理人系代表限額買方下單),貨物流向無法直接指向限額買方,貿易環(huán)節(jié)上的關鍵主體選擇沉默,出口商現(xiàn)有證據(jù)材料不足以對限額買方確立無爭議之貿易債權。中國信保只能向出口商出具階段性意見:在出口商提供有效書面證據(jù)證明其與限額買方真實、合法、有效且無爭議的應收賬款債權之前,中國信保暫無法承擔保險責任。
六、峰回路轉的證據(jù)
(一)代理采購協(xié)議
在后續(xù)的數(shù)月中,出口商的負責人數(shù)次趕往香港,千辛萬苦找到代理人A公司的前老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向其傾訴了此案調查過程的艱辛、損失的慘重以及對代理關系的疑惑。被數(shù)次求助的誠心打動,代理人終于同意協(xié)助查找能夠證明代理關系的證據(jù)。數(shù)周后,代理人告知出口商,終于找到了其與買方B簽署的塵封已久的代理采購協(xié)議。代理采購協(xié)議很清晰地約定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權利義務,明確買方B承擔委托方的全部采購責任(含付款責任),因此也就明確了本案交易下,代理人A有權代買方B向出口商下單、且由買方B承擔付款責任。
(二)限額買方B的原始訂單郵件
過了數(shù)日,代理人A又提供了買方B就涉案交易下的全部原始訂單郵件。原始訂單郵件均從買方B的官方郵箱發(fā)出,收件人是代理人A,訂單號與出口商收到的訂單號一一對應,貨品信息也基本一致,能夠證明買方B指示代理人A向出口商采購了涉案項下所有貨物。同時,相關訂單指示貨物發(fā)往上述P D CTR。
至此,本案交易模式水落石出。本案代理身份得以證實,代理人A根據(jù)買方B授權、并根據(jù)買方B的具體訂單向出口商下達訂單、做出出貨指令,出口商根據(jù)代理人A的指示將貨物交付至買方B指定收貨人。涉案提單顯示貨代也確認貨物已交付至買方指定收貨人。中國信保海外渠道也分析認為,基于買方與代理人的代理采購協(xié)議、買方的原始訂單郵件,及本案實際貨物交付情況,買方須就本案承擔付款責任。中國信保也根據(jù)最新突破性證據(jù),及時做出賠付決定,把幾百萬人民幣賠款送到小微企業(yè)手中。
七、前車之鑒
關于代理商參與貿易的風險防范建議,中國信保已多次強調,在此,再次簡單重申幾項核心內容:
(一)謹慎通過代理人交易
如確實需要經過代理人交易的,建議也與買方建議直接聯(lián)系,以核查代理身份的真實性,并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
(二)獲取一份真實的委托代理協(xié)議
為確保協(xié)議真實,該委托代理協(xié)議必須由買方直接提供、并經買方有權簽字人簽署。必要時,可以要求買方就該份委托代理協(xié)議辦理公證。
同時,為保證委托代理協(xié)議的有效性,請確認委托代理協(xié)議授權范圍、期間等可以覆蓋出口商與買方進行的全部交易。
(三)關注代理人口碑
選擇有一定聲譽的代理人,常聯(lián)系常溝通,就貿易細節(jié)反復問詢,如果代理人一知半解或者含糊其辭,請出口商務必提高警惕。
(四)把握物流主動權
盡可能將貨物直接發(fā)送限額買方,并密切跟蹤貨物動向,如發(fā)現(xiàn)不合理的端倪,立刻采取控貨措施,或者嘗試協(xié)商更有利的付款條件。對于貨物發(fā)給第三方的要求,務必在核實確實為限額買方的有效指令后謹慎操作。
(五)嚴格管控大額訂單的風險
之前一直付款后發(fā)貨的支付方式突然變更為全賒銷,貨款金額大幅提高,這類交易需要增設保障收款安全的屏障,例如收款前控貨、收取一定比例預付款,請對方解釋訂單突然增加的原因等,避免掉入對方放長線釣大魚的陷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廣東分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