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從一宗巨額賠案解讀金融危機下的出口信用保險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17日 10:38
新華網哈爾濱8月16日電(記者毛曉梅)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近日向哈爾濱電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一次性支付1.15億元人民幣賠款,使哈電在海外一個大型電站項目上出現的收匯風險成功得以化解,引起了各方關注。
哈電工程公司是目前我國最大的電站總承包建設及發電設備出口承包商之一,而中國信保是唯一支持外經貿發展的政策性保險機構,雙方在攜手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的合作堪稱范例。
金融危機引發的一宗巨額賠案
此次巨額保險理賠,涉及哈電工程公司在某新興市場國家承建的一個大型電站項目。該項目2004年開工建設,總合同金額逾4億美元,建設資金來源采用的是“賣方信貸”方式,即由哈電向國內金融機構融資。目前該工程已建成交付使用,買方進入還款期。然而今年以來,由于遭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買方失去履約能力,出現了嚴重的還款拖欠。
面對哈電出現的巨大收匯風險,作為承保人的中國信保一方面積極開展保后跟蹤管理,推動項目所在國政府拿出延期付款方案,另一方面根據保險合同,在拖欠達到約定期限立即開展理賠。
8月13日,中國信保就前述哈電在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保單項下的損失進行了賠付,賠款金額168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5億元。中國信保副總經理劉永信在賠款儀式上透露,信保后續還將再賠付哈電2000萬美元,年內對哈電的賠付合計將達2.5億元人民幣,從而使其90%的損失得到彌補。他告訴記者,下一步信保要展開商賬追償,盡管追償的過程會很漫長,但“只要債權不滅失,就要堅決追回來”。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擴散,國際市場買家拖欠、拒收和破產的風險明顯加大,出口收匯風險成為當前外貿出口企業面對的最大外部風險。“信用保險承保的正是這種由于買方延期付款或無清償能力造成的企業應收賬款的損失。”劉永信說。
當拿到中國信保支付的上億元賠款,哈電工程公司董事長曲哲感慨萬分地說:“這些真金白銀極大緩解了我們眼下的資金周轉壓力,在信保的支持下,我們經營更加穩健,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