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日報》:出口信保助推外貿解困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18日 09:07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銀行及江蘇林洋新能源公司簽訂了信保貿易融資協議。根據該協議,中國信保為林洋公司出口賒銷產品產生的應收賬款提供風險保障,中行提供“信保項下貿易融資”。
與傳統意義上的抵押、質押和擔保貸款不同的是,“信保項下貿易融資”以得到保障的海外應收賬款權益作為貸款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企業無需另外提供擔保或抵押,也不占用企業原有授信額度。
盡管中國信保南通業務處去年底剛落戶,上半年,我市投保信用保險的企業已升至42家,在信保支持下的出口達3.42億美元。
杠桿效應“四兩撥千斤”
出口信用保險是世貿組織允許的支持出口的重要手段。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承擔買方拖欠貨款、拒收貨物及破產等風險和政治風險。
上半年,全球經濟發展趨緩,外需低迷、國際貿易融資環境惡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單不敢接”“有單不能接”,外貿企業左右為難。
我市某光伏企業有一筆200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但國外買家要求該企業先行賒賬3個月,企業面臨貿易風險和資金周轉困難。在投保出口信保后,商業銀行答應向該企業提供應收賬款80%的配套資金;而收款風險的90%轉嫁給中信保公司。企業花最少的錢,解決了兩大難題。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左曉明分析,當前國外買家及其融資銀行普遍資金短缺,中方企業被迫接受“放賬交易”,且付款期限延長。由于貿易風險增加,訂單違約率上升,出口企業接單顧慮較多。
出口遭遇“寒冬”之際,國家想方設法,增強企業信心。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被列為第一條。今年全國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840億美元,南通地區將有12億美元的出口可享受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支持。
助企業穩市場防風險
中信保南通業務處處長助理季建華介紹,出口信保的保障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幫助企業穩市場。我市某知名家紡企業多年來一直通過經銷商在美國市場銷售產品。金融危機發生后,國外經銷商得不到銀行支持,采購能力下降。下游終端客戶找到該家紡企業,要求直接采購,但該客戶付款條件較為苛刻。中信保介入后,通過“信保融資”,破解了該企業資金難題,使其不但成功保住訂單,訂單規模還有所增長。
防范收匯風險。中信保在承保前對客戶的國外買家進行風險評估,出現違約的風險一般不超過1%。如出現風險,中信保公司將賠付總額的90%。我市某化工企業共有150多家海外客戶,多數處于高風險類市場,貨物80%采用賒銷。中信保通過風險評估,幫助該企業甄別國家和買家風險,并成功開拓市場。
搭建融資平臺。海外金融市場動蕩,出口收匯風險加大,使得銀行對出口企業的授信政策日趨嚴格。出口信用保險可以化解出口收匯風險,分擔銀行貿易融資風險,幫助企業在信保項下便捷地辦理貿易融資。我市某船舶出口企業在信保的支持下,2008年獲得船舶尾款融資超過3億元,有力緩解了墊款壓力,支撐了企業現金流。
擴大出口信保覆蓋面
“出口信保以國家財力為后盾,保險資源配置到哪里,哪里就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發展。”中信保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助理蔣殿明介紹,根據南通市外貿政策導向,中信保江蘇分公司將優先滿足船舶、家紡、新能源及化工的投保需求。
目前,我市正在建設“家紡行業出口信保統保平臺”,這是我省首家行業性統保平臺。根據合作協議,參加統保平臺的企業,將在限額滿足、保費費率、理賠服務等多方面得到更多的優惠、更好的服務。
7月16日,市外經貿局、工行南通分行等5家商業銀行與中信保江蘇分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各方承諾,將降低融資門檻,簡化融資流程。5家銀行為我市出口企業提供的信保項下的意向性融資額度達43億元。
在近日召開的相關會議上,市政府要求用足出口信保政策資源,全年要新增投保企業100家,信保項下貿易融資50億元。
中信保江蘇分公司表示,全力支持南通外貿發展,將不斷下調保險費率,降低企業投保成本。為企業開辟快速批限綠色通道,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采取專人處理,快速批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