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為應收賬款和融資系上“保險繩”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18日 09:07
規避風險川企瞄準信用保險
2008年9月1日,四川長虹網絡科技公司向一家澳大利亞買家出售一批價值78萬元人民幣的貨物,支付方式為賒銷60天,付款期限到期后,買家在沒有提供任何證明材料的情況下以質量問題為由拒絕付款。公司第一時間便向投保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都營業部提交可損通知書和索賠申請,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都營業部經海外調查發現該買家已于2009年2月3日進入破產接管狀態,于是立即協助保戶完成破產債權登記手續,并按保單約定對應收賬款進行了先行賠付。
信用保險不僅應用于出口,在內銷上也開始使用。7月,成都一家從事蟲草加工的企業,聽說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有一款專門針對企業進行應收賬款管理的保險產品,當即與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簽訂投保合同。迄今為止,平安產險累計提供國內貿易營業額約2000億元的應收賬款保險。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都營業部總經理周立介紹,截至7月22日,我省已有124家企業在中國信保投保信用保險。自中國信保在四川開展業務以來,企業獲得風險保障達228.3億元,四川企業通過該渠道有效規避應收賬款風險,擴大了貿易規模。
開拓市場有效化解企業風險
5日,四川長虹網絡科技公司營銷部副部長趙莎告訴記者:“經過幾年實踐,公司感覺到信用保險這一工具不僅可以使公司的收益和應收賬款得到保障,而且可通過保險公司的網絡了解國外客戶,擴大公司的營業額。”
周立分析認為,四川企業投保信用保險的積極性看漲,主要原因是信用保險可以為企業提供收匯保障、風險管理和融資便利,從而支持企業壯大自身規模,開拓海外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另一原因是,我省企業通過利用信用保險,建立內部風險管控機制,化解應收賬款風險的意識明顯增強。
據介紹,出口信用保險誕生于歐美發達國家,為規避國際貿易應收賬款風險應運而生。目前,全球貿易額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險支持下實現的,在發達國家出口信用保險的滲透率更高。如法國、日本達到40%,英國為37%,韓國為17%。
提供保障
信保融資可靠便捷
成都蟲草企業急需現金購買蟲草,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協助該公司進行銀行保理業務的運作,即以客戶的應收賬款作為抵押,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銀行因為有了保險公司的信用保障,很快就批準了1200萬元的貸款額度,幫助客戶贏得了商機。
7月23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簽署國內首份《出口信用保險(銀行)保險單》,標志著類似于平安產險開展的銀行保理業務再
一次得以刷新。按照雙方協議,由中國信保承保渣打銀行(中國)為出口企業提供貿易融資所面臨的相關海外買家的信用風險,而渣打銀行(中國)根據銀行保單可更積極地為國內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提供風險保障、資金融通、賬款托收及銷售賬戶管理的一站式綜合服務。
金融專家認為,相對于傳統的以出口企業為被保險人的客戶保單,銀行保單的推出省去了企業投保、申報交易額、繳納保費等程序,企業可以更方便地直接從銀行獲取相應的融資和風險保障,這將為四川企業在應收賬款和融資上帶來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