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融資》:應對危機:中國信保推出兩款創新產品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19日 09:26
為促進銀行擴大對企業的出口貿易融資業務,支持中小出口企業做大做強,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銀行保單、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兩個新產品
在當前外需低迷、外貿出口受到嚴重沖擊的形勢下,中國信保鄭重承諾:“不縮小保險責任范圍,不提高保險基礎費率”,簡化操作程序,優化產品體系,創新承保模式,提高承保效率,加快理賠速度,擴大保障范圍,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穩外需、贏訂單、保份額、擴市場。為促進銀行擴大對企業的出口貿易融資業務,支持中小出口企業做大做強,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于今年7月正式推出銀行保單、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兩個新產品。
銀保攜手,開拓貿易融資新領域
銀行保單產品包括《出口信用保險(銀行)保險單》和《福費廷信用保險》,分別針對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領域的兩項代表性業務——出口保理和福費廷所開發。被保險人均為銀行。《出口信用保險(銀行)保險單》針對銀行的出口保理業務,承保銀行在買入出口企業的海外應收賬款后,所面臨的買方國家或地區實施外匯管制、進口管制、第三國頒布延期付款令、戰爭等政治風險,以及買方破產或無力償付債務、拖欠貨款等商業風險。《福費廷信用保險》針對銀行的國際福費廷業務,承保銀行在無追索權地買斷出口企業在遠期信用證項下已經承兌或承諾付款的未到期債權后,所面臨的債務人到期不付款的違約風險。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國際金融市場活躍性下降,貿易融資業務也受到嚴重影響。國內銀行業在做出口保理和福費廷業務時,原有合作伙伴,如國外的保理商、風險參與商、信用保險機構和國外銀行同業等,風險承擔意愿和風險承擔能力降低,從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內銀行開展貿易融資業務的能力,削弱了銀行對企業出口業務的融資支持力度。中國信保首席承保人、副總經理梁志東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承擔著促進出口貿易、支持企業發展重要職能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信保有責任、也有能力介入到這些業務領域中,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穩定市場的職能。銀行和中國信保在簽署上述保單后,中國信保將根據銀行的申請,對相關債務人進行風險審核,批復可承保的信用額度;銀行實際發生出口保理業務/福費廷業務后,按約定向中國信保申報并交納保險費;一旦承保風險發生,銀行按照約定的理賠程序向中國信保提出索賠,中國信保將在約定期限內盡快完成理賠審核工作,將賠款支付到銀行賬戶。
無疑,這種銀保攜手的方式將有利于形成優勢互補,有效延伸出口信用保險的服務觸角,全面提升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進一步增強銀行提供貿易融資的信心與能力,促進銀行向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支持,使更多的出口企業能夠以更具競爭力的成本開展出口業務,增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實力,從而為企業擴大出口規模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我國出口貿易在當前特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下平穩發展。
綜合保險保單,力促中小企業發展
在當前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出口收匯風險不斷增高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群體因出口規模有限,風險管理能力較弱,壞賬損失對企業經營沖擊大等原因,不敢接單,出口萎縮。中小企業對獲得國家的風險保障和發展扶持表現了更為強烈和迫切的需求。為此,中國信保積極配合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設計推出了一項專門服務于我國數量最多、分布廣泛、保險需求急迫的中小企業的產品——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以期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進一步加強對廣大中小出口企業利益的保障。據梁志東副總經理介紹,此項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產品將是中小企業“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的信用保險產品。
中國信保充分考慮了中小企業群體的貿易行為和風險需求的獨特性,以及在產品的理解和使用方面的實際要求,提供了簡單清晰的保障內容和重點突出的服務項目,既提供了有效的保險保障,也方便客戶理解和使用。承保風險包括買方/開證行破產或無力償付債務、拖欠,開證行拒絕承兌的商業風險,以及買方/開證行所在國家或地區實施外匯管制、進口管制、撤銷已頒發給買方的進口許可證或不批準有效期展延、第三國頒布延期付款令、戰爭等政治風險。
在操作流程方面,中國信保簡化了現有貿易險業務流程中相關的操作環節。梁志東副總經理指出:中小企業在出口行業里,在整個經濟活動中都是一個弱者群體,弱的主要表現在于人少、業務量少、專業水準相對比較低,而且在市場上活動的時間也比較短,因此,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領域的談判能力很低,相對都比較弱。針對這樣一個情況,出口信用保險肯定要有一種特殊服務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最近一段時間,服務中小企業的呼聲很高,各行各業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在金融危機面前,在出口受挫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所受影響也是最大的。因此,針對現在市場上的需求和中小企業的呼聲,中國信保推出了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這一保單是沒有門檻、沒有最低要求的,同時針對中小企業的弱項,面向中小企業的這一保單省去了很多工作環節。一旦承保風險發生,企業可以不需經過通報可能損失而直接向中國信保提出索賠,中國信保在90天內將核賠后的賠款支付給出口企業。
在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費率厘定上,中國信保按照國家降低費率的政策要求,以中小型企業可以承擔的價格提供相關風險保障服務。中國信保與各地政府以及銀行等戰略合作伙伴建立的廣闊市場網絡,讓盡可能多的中小企業能夠了解此項產品,使用此項服務,切實發揮中國信保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并組建專門的團隊,以專業化的人員配備和風險管理手段,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的后臺服務,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體貼周到、快捷全面的服務保障。
回味
總結今年中國信保的承保業務發展趨勢,我們看到中國廣大出口企業迅速理解新政策,利用新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實現出口穩定和穩中有增的明顯效果。中國信保副總經理周紀安對其中兩個非常值得一提現象作了解釋:一是中國信保的承保業務當中指向非洲、南美、獨聯體國家,中東及一些南亞國家新興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6月份,中國信保實現的87.9億美元短期險業務中有將近50%是針對新興市場出口。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信用保險的保障的話,可能就會有很多出口企業放棄這一類業務。二是放賬交易,特別是長賬期交易,這類業務占到承保交易金額的80%。如果沒有信用保險保障企業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和長賬期業務的話,縱使有訂單,企業也不敢接。
中國信保非常及時地看到了出口企業在這方面的需求,并緊密地跟出口企業站在一起,充分利用政策性優勢,為企業推出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需的新產品。用信用保險為出口企業解決新興市場風險高和賬期過長“不敢接單”這樣的困難,同時,配合保單融資解決企業“無力接單”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