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信保助大型國企拓境外市場
發布時間:2009年08月31日 10:09
天津鋼管廠相關負責人:“寧可付出滯港費也要等中國信保的保險額度,我們需要中國信保幫助把關風險。”
天津鋼管這回真的是火燒眉毛了。中東買家的船進港已經兩天,天津鋼管的貨物也已備齊,單等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限額了。其實對于中國信保來說,這也是個難題。時值金融危機,中東地區的風險較大,何況天津鋼管廠涉及到2億美元額度。但中國信保這次又全力以赴,在短時間內將信用限額批復給天津鋼管,為企業進入新市場再次鋪平道路。
事后有人問相關負責人,為何寧可付出不低的滯港費也要等中國信保的保險額度?他回答:“我需要中國信保幫企業把關風險。”這位負責人的話,一方面體現出天津鋼管的風險意識,另一方面則體現出中國信保在護航國有大型企業“走出去”戰略中已經占有的重要地位。
開拓新市場,或者簽單新生意,先問中國信保,這已經成了天津很多企業的習慣。天津鋼管廠的張總對記者說:“幾年來,我們和中國信保合作得非常愉快。他們給我們提供的是全天候熱線服務。不管什么時間,只要有問題,我就撥他們的電話。有時是深夜一兩點鐘,有時甚至是半夜直接打給他們中國信保天津分公司的負責人。他們從來都是有問必答,反應迅速,服務周到。”他還特別說道:“越是市場不好,我們越需要中國信保。特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信保的支持非常到位。”
天津鋼管是我國知名的大型石油套管生產企業,目前在國內市場占有40%的市場份額,產品主要供應給世界主要石油輸出國和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天津鋼管的年出口量目前已經達10億美元。今年前5個月出口為3.2億美元。而7年前,即2002年,天津鋼管的出口額僅有3000萬美元。在不到7年的時間內,出口量以一種幾乎呈幾何積數式的增長,可以說,與中國信保的支持密不可分。
早在2002年,中國信保天津分公司成立時,天津鋼管就成了第一位客戶。當時的天津鋼管為控制出口風險,對國外買家要求很高,一定要有優質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才與之交易。雖然風險小一些,但市場卻被限制住了,庫里的產品開始積壓。這時中國信保開始介入,天津鋼管喜出望外,兩家一拍即合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通力開拓境外市場。
第一個目標是進入美國市場。美國企業不習慣開信用證,他們的交易方式是先將貨物存進當地倉庫后交易。為幫助天津鋼管盡快打開美國市場,中國信保此前做了大量市場調研。這些市場調研至少包括:了解全球有多少家企業能生產同類型的石油套管?全球都有哪些買家會買這種套管?天津鋼管在全球同類企業的排名情況如何等等。
就這樣,從2002年兩家合作開始,通過中國信保的支持,天津鋼管使用非信用證結算方式打開了美國、加拿大、俄羅斯、中東和非洲市場。
據了解,這幾年,中國信保不斷提高對天津鋼管的風險保險額度,比如出口到某發達國家的OA(賒銷)限額由2002年的830萬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29億美元,向該國出口的申報額由2002年的800萬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3.16億美元。目前,中國信保對天津鋼管的保障已經涵蓋了企業90%以上的出口產品。(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