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出口信保融資化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發布時間:2009年09月04日 13:20
金融海嘯當前,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局勢動蕩不穩帶來的風險,國際市場買家拖欠、拒收和破產的風險明顯加大,出口收匯風險成為當前外貿企業面臨的最大外部風險。外貿企業資金緊張、融資困難等現象愈加頻繁,許多企業甚至面臨“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局面。
針對該局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保出口、穩外需的政策。今年5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進一步穩定外需的6項政策措施,其中明確:“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840億美元,降低保險費率。建立和完善出口信用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機制,落實大型成套設備出口融資保險專項資金安排。”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政策,對信用保險保費實行高比例補貼,給予信保融資貼息支持。
“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家扶持出口的重要政策,已成為出口企業首選的避險工具。而信保項下融資業務由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有利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也使銀行得以危中求機,發展貿易融資。”招商銀行人士表示。
該人士介紹說,在經濟危機中,銀行既可以給出口企業提供信用風險保障,又可幫助企業融通資金的就是應收賬款融資業務。今年年初,招商銀行已敏感地把握住這一機遇,將出口信用保險與銀行的貿易融資產品有效結合,形成一系列的出口信保融資產品,覆蓋信用證、托收、賒銷等各種結算方式。利用這些產品,企業一方面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險規避買方商業風險和進口國政治風險;另一方面可以較容易地從銀行獲得應收賬款融資服務,改善企業現金流,并可提前結匯,規避人民幣升值的匯率風險。
以信保項下保理業務為例,企業在向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投保出口信用險后,可以向招商銀行申請保理業務,獲得保理融資以及賬款催收服務。它綜合了出口信用保險與銀行保理業務的優勢,既利用了出口保理壞賬擔保、應收賬款管理、融資、催收的好處,又解決了信用保險催收功能的缺陷,同時還能規避保理商的同業風險。
據介紹,近期,招商銀行先后在杭州、青島、廈門、廣州、南京、武漢六個城市啟動了2009年商銀行出口信保融資系列產品銀企對接會,攜手當地的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針對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海西、中西部等地區外貿企業的不同特色共同暢話金融危機下的銀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