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中國民企“走出去”再添籌碼
發布時間:2009年09月25日 09:28
今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北京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安民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總經理王毅共同出席簽字儀式并簽署協議。
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海外市場需求下降,我國眾多民營出口企業面臨海外訂單減少、出口收匯風險加大和庫存增加的局面。由于國外買家的償付能力下降,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信用風險增大,為保住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民營企業對于出口信用保險的認識不斷深化、需求也日益強烈。中國信保則快速響應全國工商聯會員企業穩定出口的需要,著力滿足民營企業的投保需求,積極為企業解決“有單不敢接”和“有單無力接”的問題。通過建立全面合作關系,全國工商聯與中國信保將攜手為全國工商聯會員企業提供全方位信用風險管理和國內外貿易保障服務。
據了解,為支持民營企業更好地“走出去”,雙方將從六個方面全力支持全國工商聯會員企業發展。
一是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工商聯會員企業及其直屬商會充分利用與國內外貿易與投資相關的信用保險。信用保險支持的范圍包括:對外貿易、境外投資與資源開發、對外工程承包、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國內貿易與投資等。
二是積極推動信用風險分擔機制的建立,促進工商聯會員企業及其直屬商會的國內外信用銷售。主要支持的業務品種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國內項目險;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便利;海外商賬追收;專業資信調查報告、行業分析報告、信用評級與風險管理咨詢服務;積極為工商聯會員企業提供創新服務。
三是將銀保合作方式向全國工商聯投保企業開放,以促進企業充分利用銀保合作模式,與各銀行合作,獲取融資便利,緩解資金緊張和“有訂單無力接”的問題。
四是對工商聯會員企業投保的海內外買家進行獨立風險評估,及時向投保企業反饋評估結果,通報海內外買家的信用信息等;積極為工商聯推薦企業提供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和風險管理建議書。
五是為工商聯會員企業安排理賠綠色通道,實施快速理賠;優先使用新產品和服務,并針對推薦企業的特殊風險管理需求,量身定制產品組合。
六是協助工商聯會員企業建立企業信用風險管控機制,積極提供有效的貿易信用風險管理手段和措施。
作為聯系廣大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截至2009年6月,全國工商聯共有會員2377023個,其中企業會員953761個。全國工商聯同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組織、機構、商會、企業等建立了廣泛的聯系。
中國信保作為專業的信用管理機構,截至2009年8月,中國信保已累計支持我國企業國內外貿易和投資2300多億美元,為數千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同時,中國信保還帶動110多家銀行為出口企業融資約4000億元人民幣。目前,中國信保業務范圍已覆蓋全球228個國家和地區,基本覆蓋了全球貿易市場。作為我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已成為中國民族產業“走出去”的堅強后盾。提升我國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全國工商聯與中國信保的共同目標。
對此,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安民表示,促進民營企業健康成長與發展是工商聯的重要任務。工商聯擁有龐大的企業資源,在這一基礎上,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專業機構和技術平臺來為企業服務是工商聯當前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跋Mㄟ^搭建合作平臺,將工商聯的會員企業資源與中國信保的技術資源、資金資源相互整合,從而實現雙贏。”孫安民說。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雙方將以本次合作協議的簽署為契機,進一步開發多元化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將信用風險管理服務應用到會員企業管理中,為會員企業參與國際貿易與投資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在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不斷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背景下,相信有國家政策的推動,有全國工商聯和中國信保的通力合作,我國對外經濟事業將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童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