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揮好出口信用保險穩定外需的作用
發布時間:2009年09月30日 10:04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外需急劇大幅萎縮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果斷出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是國際通行的促進出口的金融工具。面對新形勢、新挑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通過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著力穩定外需。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手段
當前,我國經濟形勢企穩向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特別是國際經濟走勢仍不明朗,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還在繼續,出口下降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在當前形勢下,出口信用保險對鞏固訂單、穩定外需、促進出口具有顯著的杠桿作用。
有助于提振出口企業信心。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海外市場信用風險加大,歐美等傳統市場大量銀行、企業破產倒閉,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出口收匯風險明顯上升,企業出口更加謹慎。出口信用保險的損失補償功能,可以幫助企業建立風險轉移機制,解除出口收匯的后顧之憂,支持企業承接海外訂單。
有助于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一些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出口產品價格下降,相對削弱了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導致我國出口企業訂單減少。出口信用保險的市場拓展和信用管理功能,可以幫助企業采用更具競爭力的支付方式搶抓海外訂單,有效提升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穩定外貿出口市場。
有助于解決出口企業融資難問題。受金融危機沖擊,國際貿易融資困難加劇,國外進口商及其融資銀行的流動性不足,加上國內眾多中小出口企業長期面臨融資瓶頸,造成交易量嚴重下滑。出口信用保險的便利融資功能,可以增強融資銀行信心,有效緩解出口企業的資金瓶頸,提高企業承接訂單的能力,加速企業資金周轉,進而帶動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
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取得初步成效
為促進外貿出口、應對金融危機,中國信保以“科學發展,服務大局,防范風險,實現跨越”為指導原則,迅速出臺了承保、理賠、追償、資信服務、風險控制、業務流程優化、人力調配、組織保障、考核激勵等“一攬子”措施,并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基礎上,實施積極的承保政策,在貫徹落實國家穩定外需政策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大幅提高,對我國外貿出口的拉動效應顯現。今年1—8月,中國信保出口信用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及擔保業務共實現承保金額605.0億美元,同比增長60.3%,其中出口信用保險(不含投資保險)承保金額為488.9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不含投資保險)承保金額占我國一般貿易出口的比重不斷提高,對拉動我國外貿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
出口風險保障范圍迅速擴大,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受益明顯。配合國家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國信保加大了對重點行業的支持力度,有力促進了我國具有國際比較優勢產品的出口。今年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機電產品出口217.2億美元,增長81.6%;承保高新技術產品出口85.8億美元,增長184.3%;承保輕工產品出口36.6億美元,增長110.6%;承保紡織服裝產品出口62.8億美元,增長112.8%;承保醫藥產品出口19.4億美元,增長48.8%;支持農產品出口17.4億美元,增長48.4%。對出口企業的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年1—8月新增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客戶同比增長2.3倍。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主要客戶是中小企業,其保障范圍擴大對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幫助企業化解風險,支持企業搶訂單、保市場。為使出口企業在金融危機期間放心接單、大膽交易,中國信保針對三類收匯風險大的業務予以重點支持。一是針對企業向新興市場出口的顧慮,今年6、7、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支持企業向新興市場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6.2億美元、29.9億美元和36.0億美元,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支持企業向新興市場出口額占承保總額的46.5%,有力支持了企業通過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二是針對國外進口商紛紛要求延長付款期限的情況,積極承保出口企業的長賬期賒銷業務。今年1—8月,承保收匯期在90天以上的長賬期業務增長約九成,有力提高了企業的接單信心和搶單能力。三是針對非信用證結算增加、出口收匯風險升高的形勢,積極發揮政策性信用保險職能,今年1—8月支持企業以非信用證結算方式出口占同期支持出口總額的76.9%。
積極補償出口收匯損失,保障出口企業穩健經營。中國信保在實現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絲毫不放松風險管理,風險控制水平良好,償付能力充足,理賠效率進一步提高。今年6、7、8月,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支付賠款分別為1633.0萬美元、1719.2萬美元和2375.8萬美元。今年1—8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支付賠款1.1億美元,為530多家企業共810多宗風險損失案件支付了賠款。出險案件平均結案時間較去年同期縮短約10天。通過提高理賠效率,及時為出口企業補償了風險損失,提振了出口企業的信心。
大力開展信用保險項下融資,幫助出口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中國信保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力度,今年1—8月為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融資便利約664億元人民幣。廣大中小企業是貿易融資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小企業比較集中的寧波、義烏、蘇州、東莞等地,中國信保營業機構有的與當地政府及有關銀行簽訂三方協議,有的與多家銀行簽訂合作協議,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保險項下的融資便利,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了企業、銀行與信保的“三贏”。
全程參與出口企業風險控制,增強出口企業信心。中國信保利用專業優勢,將出口信用保險各項服務有機地嵌入企業出口所需的資信調查、簽訂合同、生產管理、出口申報、收匯跟蹤、商賬追收等各個環節。今年1—8月,向出口企業提供買家資信報告122573份,同比增長141.92%;發布《出口風險預警信息》40期,編發《金融危機跟蹤專報》75期。充分發揮作為國際信用與投資保險人協會(伯爾尼協會)會員的資源優勢,積極開展海外追償、商賬追收業務。今年1—8月,共追回海外欠款5096.2萬美元,減少了國家和企業的損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全程參與出口企業風險控制,增強了出口企業信心。
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出口企業的服務
著眼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信保將實施積極的承保政策,降低平均費率,簡化操作程序,優化產品體系,創新承保模式,提高承保效率,加快理賠速度,擴大保障范圍,千方百計幫助企業穩外需、搶訂單、保份額、擴市場。
拓寬服務領域。以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外貿出口核心區域以及幾十個重點城市為依托,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拓寬出口信用保險服務領域。
創新承保模式。為方便出口企業投保,中國信保積極創新承保模式,優化業務流程。針對大型生產企業出口,推出簡約承保模式;針對中小型生產企業委托外貿公司代理出口,推出代理業務承保模式;針對企業的特殊需求,推出特定風險承保模式。
創新產品和服務。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中國信保正式推出銀行保單、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兩個新產品。新一代《中小企業綜合保險保單》界面友好、操作簡便、費率優惠,能夠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快捷全面的服務保障。
下調保險費率。為降低企業投保成本,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國信保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平均費率將在2008年整體平均費率基礎上下調30%左右。各地保戶情況不同、買家風險不同、賠付率水平不同,費率調整幅度也將不同。中國信保將根據出口信用保險原理和市場風險特點,本著既有利于促進出口、又堅持費率與風險匹配的原則,確定不同市場、行業、產品、客戶、風險業務的降費比例,實施結構性降費。
支持產業振興。以農產品、機電產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輕工、紡織、化工醫藥、高新技術和家電等行業為重點,與相關行業商會、協會建立合作平臺,加大承保支持,擴大對這些重點行業的承保覆蓋面。
(作者為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