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出口信保迎來黃金發展期
發布時間:2009年11月09日 10:13
金融危機的洗禮令國內外貿企業樹立起更強的危機意識。記者昨日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簡稱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獲悉,作為國家唯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7-10月份新簽保單呈現“井噴”,簽單數量同比增長3.7倍。與此同時,中國出口信保前9月短期出口信保承保規模創下歷年來最高紀錄。
“非常”保險化解風險
在不少外貿企業看來,政策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險是不同于一般保險的“非常”保險。金融危機橫掃之下,沒有訂單、沒有資金周轉、貨款被拖欠成為一眾外貿企業面臨的最大風險。金融危機一周年后,風險依然存在,不過更多的企業開始利用“非常”保險化解“非常”風險。
第106屆廣交會降下帷幕,盤點戰績,中國信保廣東省分公司廣交會期間幫助企業調查買家資信近1500份,批復信用限額近10億美元,可循環支持海外貿易40億美元。
德國一家大型百貨連鎖集團近日申請破產保護,該集團在中國的欠款合計超過了1000萬美元,中國受損企業多達數十家。據中國出口信保透露,這些中國受損企業中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一一挽回了損失,其中一家企業挽回了百萬美元。而沒有投保的大多數企業,只能用利潤來沖抵損失,嚴重影響企業效益。
金融危機下,汽車成為利用出口信保化解風險的重要領域。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共支持76家企業出口汽車整車及底盤12.8億美元,占一般貿易出口的19.6%。2009年1-6月,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直接支持了7.74億美元的汽車整車出口。其中,1-5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汽車整出口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占我國汽車整車一般貿易出口的40.6%。
下調費率擴大覆蓋面
盡管截至今年9月,我國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累計突破60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是2008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全年承保規模的1.5倍,刷新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但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家支持擴大出口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由于業務開辦較晚,經濟景氣時期出口企業的風險意識不強,截至去年底出口信用保險占一般貿易出口的比例只有6%左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15%-30%的平均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費率成為出口信保吸納更多外貿企業的頭號“攔路虎”。
根據慕尼黑再保險向合作伙伴發出的信息,2009年全球信用保險費率將上升10%。由于出口信用保險部分大額保單需要向再保險公司分保,這意味著,中國出口信保正面臨巨大漲價壓力。
在這種漲價壓力之下,為降低企業投保成本,中國信保宣布2009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將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平均費率,在2008年整體平均費率基礎上下調30%左右。同時配合國家政策導向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以農產品、機電產品、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輕工、紡織、化工醫藥、光伏電池和家電等行業為重點,加大承保支持,擴大對這些重點行業的承保覆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