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播網:中國信保向承包利比亞工程項目企業支付賠款逾2億元
發布時間:2011年03月23日 16:02
中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記者王濤)3月18日, 中國信保“利比亞工程承包項目信用保險賠款儀式”在京舉行。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葛洲壩集團”)、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材”)分別獲得賠款1.62億元人民幣和 4815萬元人民幣。中國信保副總經理聶清山、周紀安,葛洲壩集團副總經理聶凱,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黃安中出席賠款儀式。中國信保第三營業部總經理王華代表中國信保分別向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林曉丹和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吳蘇華遞交了賠款支票。
政治風險導致項目損失,中國信保果斷賠付
海外工程承包項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工期長的特點。企業不僅要在工程前期墊付大額資金用于設備、原材料采購,在未來幾年的施工過程中還可能遭遇戰爭、內戰、叛亂、暴動等政治風險和買方破產、無力償付、拖欠等商業風險,從而導致工程款項無法按期收回。
葛洲壩集團此次獲得賠款的項目為利比亞住宅項目,2008年12月開工。該工程屬于利比亞政府規劃、國家財政出資的百萬家庭安居工程,分布在兩省五地,包括7300套居民住房以及必要的配套設施。葛洲壩集團于2009年9月就該合同向中國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今年2月,受當地局勢影響,葛洲壩集團在利比亞的工作人員全部撤離,項目暫時中止。
中國建材此次獲得賠款的項目是2010年執行的水泥廠項目。近年來,利比亞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水泥在當地市場需求較大。中國建材于2008年成功將中國水泥技術引入利比亞,并得到了北非市場的認可。該水泥廠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3000噸熟料,建成后能夠有效緩解該國國內水泥產量不足、大量依靠進口的狀況。中國建材于2010年7月就該項目向中國信保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目前,該項目也因當地緊張局勢而暫停,全部工作人員已撤回國內。
據中國信保專家介紹,葛洲壩集團和中國建材針對利比亞項目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險均覆蓋因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造成的“設備、原材料、設計運費等實際投入成本損失”和“工程進度款損失”。承擔國家或地區的政治風險正是中國信保區別于一般商業保險公司的重要特征。此次接到企業的報損通知后,中國信保依據兩家企業的工程進展程度,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對兩家企業目前可核定的實際損失進行了賠付。
認真履行政策性職能,迅速啟動理賠綠色通道
專項“理賠綠色通道”服務機制是中國信保應對中東當前動蕩局勢,為我國出口企業提供的“簡化手續、快速辦理”的特殊理賠程序。中國信保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信保將認真履行政策性職能,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對此次利比亞局勢動蕩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承擔保險責任,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賠付,盡最大努力保持企業經營穩定。此次葛洲壩集團和中國建材均在索賠后的短短4日內就獲得了中國信保的賠付。而按照信用保險行業慣例,被保險企業獲得賠付的正常時間為索賠后的四個月左右。
目前,中國信保在整個中東、北非地區的承保金額約80億美元,承保的出口業務主要涉及機械、電子、汽車、高新技術、紡織、鋼材、農產品等,以及住房、電信、水泥廠等海外工程承包項目,以及采礦和制造行業的海外投資項目。作為我國惟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將繼續密切跟蹤局勢動態變化,及時向投保企業提供風險預警,切實履行政策性職責,充分發揮專業能力,采取有效措施為企業提供服務和保障,全力支持企業維護海外權益、渡過難關。
戰爭、暴亂等政治風險具有突發性、不可預見性、發生概率難以計算等特征,此類風險一旦發生,將使企業遭受嚴重損失。希望還沒有風險保障措施的外經貿企業,高筑風險“防火墻”,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掉以輕心,利用具有國家信用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有效防范和降低海外風險,減少和規避損失。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
3月1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全球資本市場》節目向全國播報了中國信保向承包利比亞工程項目企業支付賠款逾2億元的消息,以下是詳細內容: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利比亞工程承包項目信用保險賠款儀式今天在北京舉行。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分別獲得賠款1.62億元人民幣和4815萬元人民幣,這也是中國信保在利比亞進行的第一筆因政治風險產生的保單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