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企業走出去的“護航艦”
發布時間:2014年05月06日 11:09
刊發媒體: 人民日報
刊發時間: 2014年5月5日
記 者: 成慧
收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賠付通知書,山東鑫豐源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勤松了一口氣:“由于烏克蘭買家拖欠貨款300多萬美元,公司運營資金周轉困難,要是沒這筆信用保險賠款,公司就得關門。”
去年7月,鑫豐源商貿有限公司與烏克蘭一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在買家資信調查、合同談判、付款方式等方面,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全程跟進,給了我們不少幫助。”王連勤告訴記者,根據中國信保的建議,公司在簽訂合同時選擇了遠期信用證結算。
半年后,烏克蘭局勢動蕩,貨幣貶值,買家付款能力下降,公司300多萬美元彩鋼板貨款無法收回。得知鑫豐源這筆應收貨款開證行在承兌到期日沒有支付,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立即通過海外渠道聯系到買家的實際控制人,迅速核實案情,同時啟動快速理賠程序,將270萬美元賠款交到企業手上。
“這次收到的理賠款,不僅解了燃眉之急,更是給了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有信用保險‘護航’,未來我們海外拓展的步伐會更堅實。”王連勤說。
鎮江信諾進出口有限公司同樣在烏克蘭市場碰了壁。去年初,公司出口到烏克蘭一批農化產品,受當地局勢惡化影響,海外買家庫存激增,無力支付貨款。“如果這筆貨款成為壞賬,公司將面臨破產倒閉。”總經理嚴紅兵說。
今年3月,嚴紅兵向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提交了索賠申請,4月上旬,207萬美元的賠款就到賬了。“這筆理賠款來得很及時,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開拓國際市場也更有底氣了。
由于政經局勢動蕩,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普遍出現貨幣大幅貶值,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海外風險加劇。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建議,出口企業要篩選優質買家,借助專業信用保險機構合理規避收匯風險。“對局勢動蕩國的買家,盡量采取相對安全的交易方式,縮短支付賬期,降低風險發生概率。同時,積極跟蹤未到期貨款,在出現逾期或風險信號后,及時采取減損催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