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保險護航“一帶一路”建設
發布時間:2017年05月16日 16:27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王毅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以來,中國企業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斐然。然而,“一帶一路”并非一片坦途,地緣政治和信用風險對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帶來極大挑戰。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為“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安全屏障,為“一帶一路”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發揮導向作用和撬動作用。
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信?!秶绎L險分析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存在國有化和征收風險高、通貨膨脹嚴重、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欠發展等問題;還有一些國家的政治形勢受到恐怖主義或極端組織的負面影響。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信保沒有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險偏大而簡單地收縮信用額度,而是在全面研判風險的基礎上,努力擴大承保規模,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發展提供“中國信用”,用“中國信用”創造“世界機遇”。
國家高度重視中國信保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2013年以來,中國信保被納入了多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工作機制,各級地方政府也將出口信用保險納入了“一帶一路”相關政策體系。近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連續提出: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對成套設備出口融資應保盡保。
中國信保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四年間,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服務支持我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用凸顯,尤其是在地緣政治風險較高的國家/地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撬動銀行融資、彌補經濟損失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2013年至今,中國信保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和投資超過4400億美元,承保了中亞天然氣管道項目、約旦阿塔拉特燃油頁巖電廠項目、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燃煤電站項目、馬來西亞350萬噸鋼鐵廠項目、柬埔寨桑河二級水電站項目等各類“走出去”項目1097個,覆蓋交通運輸、石油裝備、電力工程、房屋建設、通訊設備等多領域。中國信保累計向企業和銀行支付賠款16.7億美元,涉及“一帶一路”沿線60個國家,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全線,主要損因包括匯兌限制、政治暴亂、企業與銀行破產、買方拖欠等。
“一帶一路”是我國構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促進國際經貿往來和跨國投資的新范式。作為我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始終致力于為中國企業提供收匯風險保障、搭建融資平臺等服務,支持中國制造、中國品牌和中國標準走得出、走得遠、走得穩。中國信保充分發揮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擔保、應收賬款管理、資信評估咨詢、保單融資等數十種產品和服務的協同效應,借助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信信息渠道,以及匯集了700多萬家企業及1.1萬家銀行的資信信息數據庫,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專業的信用保障服務。同時,中國信保充分發揮國別風險研究中心的獨特作用,及時發布全面、權威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16年,中國信保發布了新版的《國家風險分析報告》(已連續發布12年)和《全球投資風險報告》,首次向社會發布了全球主權信用風險評級;完成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治風險報告(上)》及16個國家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行業研究報告》;2017年,中國信保將繼續推出相關研究成果,積極為政府部門和廣大企業提供專業化信息服務。作為全球領先的專業信用保險機構,中國信保已擁有了完善的產品服務體系,為“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了堅不可摧的“信用長城”。
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領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不僅推動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建設,也加快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凸顯了“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中國影響力。
服務設施聯通 造福沿線人民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涵蓋了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和通信干線網絡互聯互通等多個關鍵板塊。四年間,中國信保累計承保“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金額1156.9億美元,覆蓋能源開發、軌道交通、機場港口、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個領域。借助信用保險的風險保障和融資支持,烏克蘭“空中快車”軌道交通項目、肯尼亞內馬鐵路項目、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阿曼薩拉拉燃煤電站及海水淡化項目等一批金額大、影響廣的關鍵項目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中國信保用實實在在的信用支持,譜寫了充滿中國智慧、大國責任的信用保險新篇章。
“要想富,先修路”,這條展現中國發展真諦的諺語,表達了基礎設施建設對于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作用。2013年起,中國信保著力支持中國與沿線各國攜手打造中蒙俄、新歐亞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為上千個經濟合作走廊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帕普鐵路庫拉米電氣化鐵路隧道是中烏兩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里程碑項目。為使該項目順利實施,中國信保為該項目提供了承保金額超過3.8億美元的特定合同保險。2016年,在中烏兩國元首的見證下,長達19.1公里的隧道正式通車,有力促進了烏國基礎設施建設。
從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支持中國制造“走出去”,到推動中國技術、中國標準造福“一帶一路”國家和人民,中國信保服務國家戰略的“政策性”職能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
保障貿易暢通 深化經貿合作
推動貿易暢通是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信保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職責所在。2013年至今,中國信保承保我國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貿易3285.1億美元,對“一帶一路”建設的帶動作用明顯。通過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政策導向作用,拓寬貿易領域,優化貿易結構,挖掘貿易新增長點,促進貿易平衡,已經成為中國信保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著力點。
海外工程承包、成套設備出口和高新技術是中國信保的重點支持領域。針對海外工程承包和大型成套設備出口項目,中國信保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適當放寬承保條件、降低保險費率,更好滿足企業的風險控制及融資需求;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同特性,中國信保成立了專門的行業小組,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承保政策和個性化承保方案,加大研究力度,實現對制造業中細分行業的重點支持。
我國一些高科技企業依托中國信保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海外投資保險及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等多產品、全鏈條式的服務,實現了風險管理全方位覆蓋,在中國信保的有力支持保障下,更加放心大膽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謀篇布局、開疆拓土,取得明顯成效。2013年至今,中國信保累計支持這些企業實現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新技術出口近230億美元,直接帶動貨物出口超過660億美元。
為了保障“一帶一路”貿易暢通,中國信保也勇于承擔保險責任。中國信保通過覆蓋全球的專業追償網絡,為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的企業提供損因調查、欠款追討、物流追償、法律咨詢等全方位的理賠追償服務,極大地滿足了企業“防風險、減損失”的需求。
受油價下跌影響,我國某石油鉆機成套出口商的一個東南亞客戶資金周轉出現困難,導致進口商無法及時支付貨款。中國信保接到企業報損后,立即通過理賠追償渠道和國際影響力督促客戶還款,并快速啟動了理賠程序,及時進行了賠付,為企業挽回損失超過1500萬美元。
中國信保為外貿企業帶來的不僅是勇氣,更是信心。作為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政策的執行者,中國信保積極引導企業利用國家信用資源,利用中國信保開辟的“安全通道”,擴大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實現了貨物貿易、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全面開花。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下,中國石油、中國電建、中國能建、華為、中興等一大批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不斷擴大和提速,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水平顯著提升。
支持資金融通 搭建合作橋梁
“一帶一路”沿線巨大的投融資缺口,使得資金融通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所在。中國信保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揮全球化網絡、多元化平臺以及專業化產品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搭建融資橋梁,提供保單融資在內的多種金融產品及服務。
“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風險較高,銀行風險評估較嚴,貸款成本較高。中國信保介入后,主動承擔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從而增強了銀行提供貸款的信心和意愿,外方獲得貸款的融資條件也得以優化。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巨大,中國信保以國家信用為依托,通過提供風險保障,運用市場化手段撬動大量的商業資金支持“走出去”,更好地促進了“一帶一路”項目實施。
南歐江流域梯級電站是老撾“水電富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3年,中國信保為南歐江一期項目出具了海外投資保險保單,為中國企業注入到項目中的2.33億美元股本金和中方銀行發放的7.7億美元貸款提供了保障,既幫助企業撬動了融資,同時也免除了企業和銀行對資金安全的后顧之憂,為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為更好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交通、能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中國信保主動對接外國政府部門、銀行、企業等“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導力量,簽署合作協議,建立合作機制,推動雙方構建互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明顯效果。在政府合作方面,中國信保已與安哥拉、巴基斯坦、沙特、埃及、土耳其等沿線重要國家政府或投資促進局(署)簽署了“一帶一路”框架合作協議或融資保險協議,與上述國家政府部門就“一帶一路”建設相關重點合作領域和重大合作項目的融資擔保結構、風險控制措施等重大問題形成一致意見,更好發揮中國信保對海外項目投融資的撬動作用,為我國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在中外金融機構合作方面,中國信保已分別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絲路基金等5家國內金融機構簽署了《服務“一帶一路”專項合作協議》,創新銀保綜合化金融產品與服務,共同提升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中國信保不斷拓展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已與俄羅斯外貿銀行、德國中央銀行、巴西銀行、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等24家國外金融機構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合作開發基礎設施、電力、交通、農業等領域項目,充分發揮了中國信保的媒介和橋梁作用,為“一帶一路”境內外的企業經貿合作提供了便利、可靠的平臺。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我們堅信,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是一份益國利民的事業。中國信保在服務國家戰略、助推外經貿發展的同時,自身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保險規模及主要險種規模在全球官方同業機構中連續6年名列榜首。
在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信保發揚“講政治、顧大局、不畏難、敢擔當”的拼搏精神,充分發揮政策性和金融性的雙重特性,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同時,加強與政府、企業、銀行各方的聯動,形成建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合力,利用出口信用保險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大動脈,在保障“一帶一路”建設、維護我國企業海外利益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國信保已承保的業務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所有的國家和地區。
2017年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一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5月份將在北京召開。中國信保將積極參與國家風險管理頂層設計,扮演好“一帶一路”信用風險管控“總閘門”的角色。同時,中國信保也將繼續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撬動作用,建立重點區域金融體系風險預警機制,進一步強化對外投融資體系合力,發揮好“一帶一路”建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中國信保將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立足政策性職能定位,將政策性資源更多投入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為推動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