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中國信保三維度化解 中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難題
發布時間:2017年12月12日 18:59
本報12月1日電 記者 王奇 在“一帶一路”沿線,特別是南亞東南亞地區,中國企業不斷為區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中國方案,而中國信保也在不斷完善產品結構,力求實現對企業風險的“全覆蓋”。
位于老撾首都萬象核心區域的萬象世貿中心項目,由中國民營企業控股的老撾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投資額度預估約7億美金。“中國信保的加入大大加快了項目進程,他們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見和規范建議,對于我們這樣一家剛剛進入國際市場的企業來說,幫助很大。”老撾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肖龍如是說。
在與老撾接壤的柬埔寨,電力供應短缺問題頗為嚴峻。2017年9月25日,由云南瀾滄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瀾滄江”)參與投資建設、中國信保承保的柬埔寨最大水電站——桑河二級水電站成功實現下閘蓄水。
這是云南瀾滄江在柬埔寨境內開發的第一個BOT水電站。“從前期準備,到項目談判、融資、建設,再到最終的運營,中國信保一直在為我們提供支持。”云南瀾滄江相關負責人表示,柬埔寨財政部雖已就部分條款作了擔保,但中國信保提供的海外投資險,為企業提供協商新途徑,也為補償項目公司可能因經歷政治風險導致的損失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
“有了中國信保的保障,‘走出去’的企業可以放心地在海外市場大施拳腳。”云南瀾滄江負責人感慨。
記者了解到,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國信保不斷為中國企業、國際業主量身打造融資承保方案,現在,公司的承保業務已基本覆蓋“一帶一路”全線的交通運輸、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力工程、房屋建筑、通信設備等重要領域。
對此,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表示,中國信保始終希望能通過三個維度的發力,解決企業海外發展面臨的重重難題。
首先是解決“有訂單不敢接”的問題。中國信保為企業在貿易、海外工程承包、海外投資業務上承擔特定的風險,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信心。
其次,解決了企業“有單無力接”的問題。中國市場上的資金相對充裕,但利用前需要解決管理及風險問題。中國信保能夠為金融機構提供保險保障,有利于暢通融資渠道,促進資金落實,提升企業能力。
此外,還解決企業“沒有訂單、找訂單”的問題。中國信保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資信平臺,通過自身網絡、渠道便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重大項目信息、買方信息、行業信息、國別信息等重要資訊,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控制風險。
實際上,中國信保助力企業海外發展的努力,獲得了各方的認可。以云南為例,幾年來,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已累計承保云南省外經貿發展的規模達357.85億美元,累計向云南省企業支付賠款達9.81億元,支持企業融資累計達298億元,幫助當地企業調查海內外買家資信累計達2.33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