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保開展服務外貿小微企業采訪線活動 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集中報道
發布時間:2021年06月17日 10:53
5月下旬,中國信保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金融時報、國際商報、中國銀行保險報等中央媒體組成報道團,赴一線采訪報道。報道團深入山東企業一線,實地采訪中國信保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加強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要求,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全力幫助小微企業防風險、穩發展、增質效的典型案例。人民日報(海外版)、《金融時報》、《國際商報》、《中國銀行保險報》等中央媒體大篇幅報道了中國信保服務支持小微企業的典型做法,積極宣傳中國信保有針對性地推出多項普惠金融措施,做深做實小微企業服務的舉措和成績,擴大了中國信保品牌影響力。截至目前,已有107家媒體進行轉載。以下是報道的主要內容:
《人民日報》海外版: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有效發揮著穩外貿的作用——外貿“小巨人”腰桿更硬了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延續增長勢頭。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14.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6%。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7.02萬億元,增長38.1%,高出外貿整體增速9.9個百分點。
民企外貿表現搶眼,除了其自身發展質量提高外,還有哪些因素?近日,記者在山東采訪時發現,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有效發揮了穩外貿的作用,為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拓市場、防風險、促融資、強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護航外貿“小巨人”快速成長。
牽線搭橋——破解“兩頭怕”困局
想做不敢做,是不少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過程中常見的難題。用山東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波的話說,這叫“兩頭怕”。
在美氟科技位于淄博綜合保稅區的廠房內,一盤盤聚四氟乙烯(PTFE)原料整齊地擺放在進料區。這些原料經過精密的切割、沖壓與加熱后,可以形成防水透氣組件、電纜膜等各類氟塑制品,應用于冶金、機械等領域。
劉波和團隊早前主要從事貿易代理,即根據海外客戶的需要,為其在中國采購相應的氟塑制品,后來劉波自己創業,直接從事高端氟塑制品生產。創業過程中,日本大金株式會社等海外企業給予了他不小的支持。
盡管有“外援”相助,但美氟科技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8年,企業與一家克羅地亞客戶產生了糾紛。當時,美氟科技的產品已經到港,克羅地亞客戶也已經如約支付部分貨款,但受相關國家國際結算政策臨時調整的影響,貨款并沒有按計劃到賬,而是一直停留在負責結算的銀行。麻煩來了:客戶希望盡快交貨,劉波則擔心交貨后收不到款,不敢輕易放貨。
“貨給了,我們要是一直收不到錢咋辦?咱擔不起這個風險啊!可話說回來,人家海外客戶也怕擔風險。真是‘麻稈兒打狼兩頭怕’!”劉波嘆著氣說,由于雙方互信不足,一直僵在那兒,直到貨款到賬,交易才結束。此事不僅讓美氟科技多付了1萬多美元的港口運費,還嚴重影響了與客戶的關系。
領教外貿風險的“厲害”后,劉波開始琢磨如何破解此類困局。很快,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進入他的視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簡稱“中國信保”)客戶經理在仔細研究過美氟科技的業務結構之后,果斷為其辦理了承保。“2018年,美氟科技的出口金額為222萬美元。在中國信保的支持保障下,企業出口業務快速發展,今年1—5月份,其出口額已突破500萬美元,較最初增長了125%。”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小微客戶處副處長李術龍對記者說。
“目前,我們已經在趕制8月份的外貿訂單了。這幾個月還在陸續接單,預計到8月份時,訂單就會排到年底或明年初了!”看著開足馬力的生產線,劉波樂得合不攏嘴。
服務全面——幫“隱形冠軍”消除后顧之憂
作為制造業大省,山東有不少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山東偉基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財務總監杜剛強告訴本報記者,盡管企業規模不算很大,但在耐高溫容器這一細分領域內卻有著“獨門絕技”。
“越是精密的產品,高溫鍛造時對容器受熱的均勻性要求就越高。在技術上,石墨容器雜質越少,高溫加熱時效果也就越好。”杜剛強說,2013年,企業成功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溫真空/氣體高純化爐,生產的石墨容器雜質率大幅降低。國外不少廠商注意到偉基炭科技,向其提出采購意向。
2018年,一家馬來西亞客戶找上門來,希望訂購一批價值100萬美元的石墨容器,同時提出要分期付款。技術搞出來了,海外客戶也上門了,但杜剛強舒展的眉頭很快又皺起來了。“海外客戶信用如何,我們心里真沒底。萬一遇到賬款收不回這種事,不是弄巧成拙了嗎?”杜剛強心里犯嘀咕。畢竟,當時整個公司沒有任何人了解這家客戶,甚至去過馬來西亞的都沒幾個。
中國信保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專門與偉基炭科技進行了聯系,并著重對這家海外客戶情況做了背景調查。沒多久,便從政策支持、融資搭建、資信服務三方面制定了有力的服務方案,最終促成了這筆交易。“中國信保承保后,我們還通過‘魯貿貸’融資業務獲得了500萬元人民幣的銀行授信,利率成本比平時還低10%!”杜剛強說,目前,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銷售占比已經超過1/10。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考慮到小微企業做外貿最缺的是知識、經驗和人才,中國信保在信息服務及培訓方面同樣下了不少功夫。
山東省濱州市金毅設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起動稀土高效節能電機、水陸兩用挖掘機制造,團隊中外貿人才很少。為幫助企業快速開拓海外市場,中國信保為其舉辦了面向全公司財務團隊、銷售團隊、中層管理人員的專題培訓,系統介紹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各類產品,而且向職工們普及了對外貿易的各種業務規范,幫助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快速“找到狀態”。
保障有力——關鍵時刻顯身手
在風險出現時,保險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考驗著保險的屬性和成色。在山東,不少外貿“小巨人”都實實在在感受到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溫暖。
煙臺萬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服裝出口的小微企業。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企業訂單明顯減少。此時,一家韓國客戶給了一份價值30余萬美元的訂單,企業考慮再三,為了保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同意接下。
然而,合同應付款日到期后,客戶卻以財務緊張為由拒付貨款。企業正常經營一下子受到了巨大影響。中國信保在接到企業出險信息后迅速介入,指導客戶按程序報損并全力跟進案件,集中力量完成案件審核,最終向企業賠付了15萬美元。解了燃眉之急,企業重新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王浩然是山東炬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貿經理,提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他深有感觸。在王浩然的工作經歷中,有兩次“出險”令他難忘。一次是3年前,企業與一家以色列客戶簽訂了2萬美元的銷售合同,可是貨物發出后,這家客戶便失聯了。于是,王浩然拿著出口單據找到了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很快,炬賦化工就獲得了損失金額90%的理賠。還有一次是2019年下半年,當時一家秘魯的老客戶資金鏈斷裂,導致3筆共計7.36萬美元的交易無法按時付款。同樣是通過中國信保,王浩然為公司挽回了大部分損失。“關鍵時刻顯身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解決了大問題!”他說。
據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山東全省線上確認投保企業已突破1.56萬家,預計全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41億美元。“目前,我們遴選了重點小微企業150余家并將其列入‘小巨人’清單。接下來,我們還將做深做實做細小微客戶服務,將更多的政策性資源投入到服務小微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壯大。”該負責人說。
《金融時報》:從“小微”到“小巨人”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助山東外貿“墻內開花里外香”
策劃人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綱要均提出,立足國內大循環,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這對于我國4400萬家小微企業而言,猶如春雨潤苗,帶來了重要發展契機。今年以來,我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在提升外貿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穩定出口訂單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小微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堅強保障,化解了實體經濟領域小微企業的出口難題。
近日《金融時報》記者來到山東實地探訪出口外貿小微企業,如何通過政策性保險工具平穩出海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成長為“小巨人”。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新增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61655家。其中,民營企業出口4.53萬億元,增長39.4%,占出口總值的56.3%。
如今,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在外貿領域表現出色,并已成為外貿出口的生力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近些年通過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去年實施一系列普惠性紓困政策,有力促進了小微企業發展。
近日,《金融時報》記者實地探訪山東濰坊、淄博等地多家外貿小微企業,從他們那里了解到,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有效發揮政策性保險作用,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強化科技賦能、推動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培育成長性好的小微企業發展成為“小巨人”,助力企業拓市場、防風險、促融資、強管理,使出海的小微企業有底氣、敢作為,有效護航外貿“小巨人”快速成長。
解決“有訂單不敢接”難題 提振小微企業出海信心
與大型企業不同,小微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通常由于自身資金實力不足而陷入“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尷尬。尷尬背后是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一旦有貨款拖欠或合同違約等很容易導致企業破產。
記者在位于淄博綜合保稅區的山東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美氟”)廠房中看到,一排排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盤盤聚四氟乙烯(PTFE)原料。這些原料在經過精密的切割、沖壓與加熱后,可以制作成PTFE模壓板、防水透氣組件、電纜膜等各類氟塑制品,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半導體、汽車、航空等諸多領域。
山東美氟董事長劉波在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企業成長的艱辛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18年,山東美氟與一家克羅地亞客戶產生了爭執。當時,美氟科技的產品已經到港,克羅地亞客戶也已經如約支付,但受相關國家國際結算政策變化的影響,貨款并沒有及時到賬,而是停留在負責結算的銀行。此時,雙方都僵持住了。客戶希望盡快交貨,而劉波擔心交貨后收不到款,不敢輕易放貨。
“主要是雙方互信不足。”據劉波回憶,“那次事件不僅讓企業多損失了1萬多美元的港口運費,而且還影響了與這家客戶的關系。”
此事發生后,在朋友的推薦下,劉波開始嘗試向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求助。中國信保客戶經理經過仔細研究山東美氟的業務結構之后,果斷為其承保。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小微客戶處有關負責人對《金融時報》記者介紹,2018年,山東美氟出口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出口金額為222萬美元。在保險的護航下,2021年1至5月份,其出口額已突破500萬美元,較2018年增長了125%。
“目前,我們企業已經在趕制8月份的外貿訂單了。這幾個月還在陸續接單,預計到8月份,訂單就會排到年底甚至明年初了!”看著企業開足馬力生產的火熱景象,劉波興奮地表示,“有了中國信保的支持,解決了企業有訂單不敢接,接了訂單怕收不回貨款的難題,我們現在有底氣做原來不敢做的生意。希望通過中國信保更加有力的支持助力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非常有信心在未來的3至5年做到行業應用領域最頂端,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作為近年來增速較快的企業,山東美氟已成功入選淄博市瞪羚企業,是淄博綜合保稅區批復后第一家入駐企業,目前,該企業已與日本大金株式會社達成合作協議,在綜保區落地氟材料加工及改性材料研發中心項目。2020年,在山東省政府出臺的“魯貿貸”政策支持下,中國信保與該企業及青島銀行淄博高新支行簽訂三方賠轉協議,支持企業融資需求,使該企業更有信心和底氣“出海”。
有效兜底考驗保險本色助力“小巨人”抵抗“大風大浪”
當小微企業出現經營風險時,發揮好政策性保險工具作用將考驗保險的本色。在山東,有不少外貿“小巨人”已實實在在地受益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并且得到了保險保障的有效兜底。
“我們企業在遭遇海外買家拖欠貨款的非常時期,是中國信保出手幫助了我們。”濰坊匠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匠造”)董事長鄧潔向《金融時報》記者講述了先后幾次遭遇海外買家拖欠貨款的經歷時,她由衷地表示:“我們企業在開拓東南亞市場過程中,遭遇了買家拖欠貨款,中國信保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向我們先后4次支付了賠款,為我們企業緩解了現金流困難,在關鍵時刻幫助山東匠造走出了困境。”
山東匠造主營保鮮蔬菜、冷凍蔬菜、香辛料、水煮調味和烘焙系列產品,產品主銷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德國、美國及國內市場。據鄧潔介紹,山東匠造自2015年開始與中國信保建立合作,截至2021年,集團已有6家小微子公司與中國信保合作,并享受到山東省小微統保平臺政策支持,年度保障金額合計已超過1500萬美元。
記者從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小微客戶處了解到,正是與山東匠造建立起的多年信任,目前該企業正在進一步與中國信保探討國內信用保險合作,保障其國內應收賬款的收匯安全。
煙臺萬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萊陽市一家小微服裝出口企業,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訂單減少,出口受阻,此時韓國客戶向其下了價值30余萬美元的訂單,企業考慮再三,為了保持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同意接下。但合同應付款日到期后,客戶因財務緊張為由拒付貨款,對企業正常經營產生了巨大影響,無奈之下向中國信保進行了求助。
“當中國信保了解到我們的緊急情況后,快速指導報損流程并完成案件審核賠付了15萬美元。這對于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來說,不僅渡過了難關,也挽回了企業陷入危機的可能。”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線上承保展現“山東速度” 扶持“小微”成長為“小巨人”
“單一窗口”線上承保小微企業規模居全國第一;“單一窗口”承保“山東速度”居全國第一;“信保貸”保單融資支用規模位居全國第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20年,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堅定執行山東省委關于“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決策部署,用實際行動助力“六穩”“六保”工作,切實發揮了為小微企業拓市場、防風險、促融資、強管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小微數字化轉型、“小巨人”培育成長以及“信保貸”線上融資推廣等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數據顯示,在去年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國信保實現線上簽單率從0到99.5%的跨越式突破,2021年達到100%。“單一窗口”線上承保小微企業規模居全國第一。2020年,山東省在“單一窗口”上進行投保的小微企業達到1.5萬家,占全國“單一窗口”承保小微數的22.1%,位居全國第一。2020年全年累計服務支持小微出口企業1.8萬家,相當于山東省每2家小微出口企業,就有1家獲得中國信保的海外收匯風險保障,統籌兼顧了疫情防控和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2021年以來,山東全省線上確認投保企業已突破1.56萬家,預計全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41億美元。
據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有關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介紹,去年以來,為精準服務支持優質小微企業客戶健康穩步發展,聚焦重點強化服務,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特別推出了“小巨人”培育計劃,培育成長性好的小微企業發展為“小巨人”,幫助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同時,針對重點小微企業,中國信保在海外買方資信調查與評估、多元化風險管理培訓、融資支持、理賠追償、微信社群等方面提供了有針對性的重點服務支持,助力小微企業實現發展突破。“目前,我們已遴選重點小微企業150余家并將其列入‘小巨人’清單。接下來,我們還將做深做實做細小微客戶服務,將更多的政策性資源投入到服務小微中,助力山東小微企業發展壯大。”該負責人說。
相關鏈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近日發布的《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政策性職能履行評估報告(2020年度)》顯示,2020年,中國信保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積極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從出口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金額7000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達27.0%,在疫情特殊時期,為穩住外貿基本盤作出了重要貢獻。從GDP促進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險直接和間接帶動出口金額占GDP的比重為4.9%,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較為明顯。從就業促進效果看,促進和保障了超過1500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崗位,較好發揮了穩就業功能作用。從投資促進效果看,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占同期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為4.3%。從消費促進效果看,通過支持出口間接帶動消費占同期我國總消費的比重為1.7%。
今年前五個月,中國信保累計實現承保金額3146.3億美元,增長28.0%;向客戶支付賠款5.3億美元;服務客戶13.9萬家,增長16.3%。其中,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和投資608.9億美元,增長24.9%;支持小微企業出口423.9億美元,服務企業近11.1萬家;支持國內貿易2042.3億元人民幣,增長45.2%;支持企業融資1089.1億元人民幣,增長13.8%。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有效發揮,切實增強了市場主體韌性和活力。(作者:本報記者 肖揚 編輯:梁艷珍 )
《國際商報》:中國信保普惠金融助力山東小微企業發展
本報訊“單一窗口”線上承保小微企業規模居全國第一;“單一窗口”承保“山東速度”居全國第一;“信保貸”保單支用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堅定執行山東省委關于“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決策部署,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強化科技賦能,堅定不移推動小微業務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專業水平,用實際行動助力“六穩”“六保”工作,切實發揮了為小微企業拓市場、防風險、促融資、強管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小微數字化轉型、“小巨人”培育成長、“信保貸”線上融資推廣、政策性普惠金融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充分發揮單一窗口“非接觸、全線上”承保模式,2020年實現線上簽單率從0到99.5%的跨越式突破,2021年更是達到100%。2020年全省在單一窗口上進行投保的小微企業達到1.5萬家,占全國單一窗口承保小微數的23%,位居全國第一。相當于山東省每2家小微企業,就有1家獲得中國信保的海外收匯風險保障,統籌兼顧了疫情防控和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2021年,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山東小微企業線上承保速度在全國打響“頭炮”。3天突破5000家,8天突10000家,目前新年度線上確認投保企業已突破1.56萬家,居全國信保系統首位,預計全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41億美元。
為精準服務支持優質小微企業客戶健康穩步發展,聚焦重點,強化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做大做強,培育成長性好的小微企業發展為“小巨人”,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推出了“小巨人”培育計劃。當前,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遴選“重點”小微企業150余家,并將重點小微企業列入“小巨人”清單。針對重點小微企業,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在海外買方資信調查與評估、多元化風險管理培訓、融資支持、理賠追償、微信社群等方面提供針對性的重點服務支持,助力小微企業實現發展突破。
濰坊匠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自2015年開始與中國信保建立合作,截至目前,集團已有6個小微子公司與中國信保合作,享受山東省小微統保平臺政策支持,年度保障金額合計超過1500萬美元。該集團董事長鄧潔表示,中國信保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極大地規避了市場風險,企業在東南亞市場開發過程中,遭遇系列買家拖欠案件,中國信保先后支付4筆賠款,緩解了企業現金流困難,在關鍵時期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目前濰坊匠造正在與中國信保探討國內信用保險合作,保障其國內應收賬款的收匯安全。中國信保于2020年12月推出“信步天下”客戶APP,以數字化轉型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其中包括“小微學院”“資信紅綠燈”等深受企業歡迎。
中國信保聯合中國建設銀行推出“信保貸”產品,為已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小微出口企業提供全流程、線上化的融資服務,是全國率先實現三方聯網提供在線保單融資的創新服務模式。為紓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通過宣講培訓會、電話回訪、調研走訪等多渠道加大了“信保貸”的宣傳推廣力度,積極利用“信保貸”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自2019年8月“信保貸”上線以來,截至2021年4月底,通過“信保貸”累計為全省175家小微外貿企業提供融資1.49億元。
為拓展小微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有效服務好山東龐大的小微客戶群體,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于2020年5月設立了“小微企業電話服務中心”,并以“提升服務質量”為核心,通過小微企業電話服務專線,對轄區所有小微保戶進行電話回訪,充分介紹保險責任、除外責任及理賠注意事項等,并積極宣傳信保政策和產品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用好信保政策。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準則,接聽轄區所有企業的電話咨詢,記錄企業的訴求,幫助企業解決對信保各方面的疑問,不斷提高企業的滿意度水平。以“深挖客戶需求”為目標,借助電話回訪,主動摸底小微企業情況,深入挖掘企業風險需求,量體裁衣提供綜合性風險保障方案,滿足企業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自小微電話中心成立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有效電話回訪2萬余家次,做實做細了小微企業日常服務,切實提升了小微企業與信保之間的粘性。
2020年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組織開展首次“小微客戶服務節”、首次“小巨人·金色季”16地市巡回宣講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培訓助力小微企業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政策。2020年全年召開小微企業線上線下政策宣講及培訓會107場,培訓近6000人次。向政府、企業和社會充分展現了分公司積極履行政策性職能、主動服務小微企業的良好形象,受到各級政府部門及廣大企業的一致好評。2021年,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繼續開展第二屆“小微客戶服務節”。服務節期間分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以“惠小微E服務”為主題,聚焦數字普惠金融,積極開展“七個高質量”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工作,集中為山東省小微外貿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推廣、培訓、資信、融資、小巨人扶持成長等特色服務。
“業務沉下去,服務提上來”。中國信保山東分公司將進一步落實山東省“穩外貿”決策部署,積極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充分履行“服務高水平開放”的政策性使命,繼續加大數字化創新力度,不斷推出更便捷的數字化創新工具,做深做實做細小微客戶服務,將更多的政策性資源投入到服務小微企業中,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李希平)
《中國銀行保險報》:讓小微外貿企業“傘下好乘涼”
(記者 房文彬)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外貿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加大。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保險機構,中國信保準備好信用保險“防護傘”,讓小微外貿企業“傘下好乘涼”。2020年,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7040.7億美元,同比增長15.5%,服務支持小微客戶突破11萬家,小微出口企業覆蓋率達35.7%,提高5.9個百分點。
山東炬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炬賦科技”)外貿經理王浩然說:“在與東南亞、南美各國的貿易中我們遭遇過各種難題和挫折,但在中國信保的幫助下,多次化險為夷。”現在,王浩然對同行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做出口生意,一定要有出口信用保險。
炬賦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化工相關產品出口業務的公司,面向東南亞、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出口。自2019年1月炬賦科技開始投保山東省政府統保平臺下的小微保單,至今已有3個保單年度。2019年下半年,炬賦科技向秘魯客戶出口了一批化工產品,貨值7.36萬美元。應付款日到期后,買方資金鏈斷裂,拖欠并最終拒絕支付貨款,炬賦科技無奈之下向中國信保提交了索賠申請。中國信保在核實相關案件情況后,確認屬于保險責任,對該企業支付了5.88萬美元的賠款。
“拿到賠款的時間正好在2020年疫情初期,當時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大,這筆賠款不僅幫我們挽回了經濟損失,還極大緩解了企業的財務壓力。”王浩然說。
《中國銀行保險報》了解到,受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蔓延、政局不穩、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低迷、出口風險加大,國內眾多中小外貿企業面臨嚴峻考驗。
“好在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險,我們及時報損。中國信保工作人員從理賠流程上專業分析、悉心指導,使我們能夠清晰地主張債權;還通過海外渠道向買方施壓,追討欠款,幫助公司維權,累計快速獲得4筆賠款,賠付比例高達總損失的90%,緩解了資金壓力。”濰坊匠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匠造集團”)董事長鄧潔說,“有了中國信保,我們才敢放心大膽地走出去。”
在中國信保服務小微企業名單中,像炬賦科技、匠造集團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數據顯示,2021年1-5月,中國信保支持小微客戶數跨越11萬家,同比增長20.4%;支付小微企業賠款3357.1萬美元,大量小微企業在中國信保支持下渡過難關。
為踐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近年來,中國信保還通過多種產品、服務組合為小微企業加強風險保障,同時主動聯合銀行等機構,不斷創新“信保+擔保”“信保貸”等融資模式和服務,為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免抵押、全線上、秒審批、普惠利率”的保單融資服務。據悉,2021年1-5月,中國信保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支持12.1億美元,同比增長80.6%;直接支持保障小微企業出口423.9億美元,同比增長25%。
采訪中,《中國銀行保險報》注意到,數家企業特別提到了“小微資信紅綠燈”“中國信保小微學院”等。“我們接到海外買家詢價或訂單的企業一時間喜憂參半,喜的是新訂單為企業經營帶來新的生機,憂的是對買方完全不了解,不敢貿然出貨。但現在只要下載‘信步天下’APP,根據步驟提示,準確輸入海外買方的基本信息,就會顯示紅、黃、綠不同顏色的評價,依此來快速分辨海外客商優劣。”王浩然說。
小微不小、大有可為。中國信保董事長、黨委書記宋曙光表示,下一步,公司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在做深做實小微企業服務的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