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方大額拖欠 出口企業如何自救減損
大額拖欠、態度強硬、融資失敗、要求繼續供貨……當同一買方同時出現這些情況時,出口企業通常難以應對。本文將分享一則真實案例,展示出口企業聯合中國信保進行自救減損,成功化解千萬歐元級別拖欠風險的過程。
案件背景
2023年11月,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收到被保險人D集團通報,其合作多年的歐洲買方K發生大額拖欠,總逾期額超過4100萬歐元。前期,D集團開展自行追討,成功追回了部分欠款,但之后買方K向銀行申請融資失敗,雙方無法就后續還款計劃達成一致,因此D集團決定委托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介入追討。
減損過程
鑒于案件金額巨大,為及時回應出口企業需求、助力減損,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第一時間研究制定了相關追償方案:一是委托渠道追討,通過聯合海外核心渠道,結合案情背景、買方K付款意愿能力以及雙方后續合作需求等因素,綜合研判并動態調整追償減損方案,爭取盡早促成債務解決方案;二是開展實地勘查,通過委托當地渠道實地走訪,對買方K經營、資產以及財務等情況進行跟蹤;三是多方協同,中國信保總分理賠追償團隊聯合業務團隊,與D集團共同跟蹤案件進展,及時拉通信息、加快協同減損。
根據渠道勘查反饋,買方K為歐洲當地一家較大的空調、制暖設備批發商,主營熱泵產品,拖欠貨款原因為季節性銷售不暢導致資金流緊張。買方K以庫存積壓為由,在還款出現嚴重滯后的同時,還強烈要求D集團提供大額折扣支持,甚至以維持企業繼續運營為籌碼要挾,要求D集團其他事業部向其繼續供貨。D集團則表示,雙方合作多年,歷史回款情況良好,買方K的CEO還經常親自往返中歐洽談合作,可見D集團產品對其打開歐洲市場的重要程度。
在中國信保介入后,買方K雖陸續償還了部分款項,但拒絕回應后續的還款停滯事項。結合渠道實地勘查情況與D集團提供的買方信息,中國信保判斷買方K實際有能力償還欠款,遂與渠道決定加大力度追討。但經幾輪談判,買方K仍舊態度堅決、不肯讓步,甚至開始逃避,談判進入膠著階段。
為推動減損進程,中國信保聯合D集團就案件痛難點明確追討方向,并聯合追償渠道拜訪D集團,進一步了解需求、溝通追討策略。關于本案項下余額還款方案問題,追償渠道在回到歐洲后第一時間與買方K進行面談,要求其在三個月內一次性付清1030萬歐元的和解款;如果做不到一次性付清和解款,則必須提供全額還款的書面計劃。關于買方K要求D集團其他事業部繼續供貨問題,中國信保向D集團充分說明“內外統一風控抓手、控制風險敞口”的重要性,建議由D集團管理層出面,從集團層面統籌業務需求、最大程度做好風控減損。
最終,經過中國信保聯合渠道進行的多輪談判,買方K同意了一次性償還1030萬歐元的方案,并于今年3月全額支付了和解款。
案件啟示
本案為中國信保總部、分公司與出口企業三方聯動實現大額減損的一次成功案例,為后續制定動態減損方案提供了有益參考。在此,中國信保為出口企業提供以下減損貼士:
1.委托專業渠道,最大程度減損
在本案例中,通過中國信保在當地的渠道資源優勢、專業談判策略與多輪面談溝通,買方才由最初的態度強硬、不肯讓步,到松口降低大額折扣要求,轉變為最終接受并一次性支付和解款,出口企業成功實現大額減損、挽回經營損失。
2.控制風險敞口,出貨必須三思
在業務實踐中,出口企業經常會面臨海外買方在發生拖欠或破產后,依然被要求繼續出貨的兩難境地:一方面,繼續出貨無疑會進一步擴大出口企業自身的風險敞口;另一方面,拒絕出貨則會可能導致買方經營難以為繼,應收賬款更難以收回。面對此情況,出口企業可以聯系中國信保尋求幫助,結合中國信保的專業意見、海外勘察情況與買方經營情況等信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出最有利于自身減損的決策。
3.巧用數字工具,風險研判前置
出口企業可以使用中國信保的“信步天下”APP,不僅可以通過其中“資信紅綠燈”功能一鍵查詢、了解買方真實資信狀況,更能通過“資信報警器”功能及時獲悉買方風險異動,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能力、保障應收賬款安全。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廣東分公司